吞嚥障礙是老年照護中最常見的症狀

食物可提供熱量及各種營養素,以供應人體所以而、構成身體組成及維持身體各種功能正常運作。然而隨著台灣經濟發展,生活水準逐漸提高,民生物質不虞匱乏,「吃不飽」已演變「吃太多」,以致產生肥胖、糖尿病、高血壓等慢性疾病。

但仍有許多人卻因為「吃不下」而苦惱著!原因並非食物供應不足,而是年齡老化、牙口不好造成咀嚼及吞嚥的功能退化以致吞嚥障礙;使得控制咀嚼或吞嚥肌肉等構造無法正常運作,這種種因素導致同一種結果-食物攝取量少於身體的需要量。初期會體力衰退、體重減輕,若仍未做任何改善或營養補充;長久下來則會營養不良、免疫力下降,易造成吸入性肺炎、肺部疾病、骨折、肌少症及衰弱症。

吞嚥障礙是指進食時有食物不易咀嚼、吞嚥或容易嗆咳的情形,可能是因身體機能退化、口腔構造異常或某些心理的因素所造成。

若自己或家人常發生下列症狀,應至醫療院所進一步評估,即早治療及復健。

一、進食時有較多的口腔動作,每一口食物須分兩、三次才能吞下。
二、咀嚼時,食物會不自覺往外掉落。
三、平時有流口水情形。
四、吞嚥反射有困難,食物易進入鼻腔。
五、食物易殘留在口腔內的某一側或舌面上。
六、吃完食物後,發聲會有咕嚕聲。
七、進食中或進食後常常咳嗽嗆咳。
八、無法用吸管吸取食物(吸不起來或無法控制吸取量)
九、經常感染肺炎。




以上資料摘自:吃出軟食力/作者:徐于淑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生活智慧】台灣氣候潮濕,浴室容易產生霉斑怎麼辦?

【老人運動好處】散步健走改善慢性關節炎

●【老人護理】銀髮族向便祕說NO